
如果你站在一堆碧根果旁,旁边放着刚刚拆封的关税文书,会不会觉得,这不过是个小小的榛子核,掩盖着一个大大的“博弈场”?9月的北京还带着暑气,新闻稿一张接一张,热闹得像午后的路边小摊:中国商务部高举反制大旗,墨西哥的碧根果悠然中枪。一切看似寻常,却又处处埋伏着细节。
事件本身并不复杂。墨西哥政府突然宣布要对中国包括纺织、钢铁、汽车在内的大宗商品提升关税,尤其是汽车,用力不小,50%——是那种能让人闭着眼睛往回数利润表的狠。辛鲍姆总统给出的理由也很利索,说是保护本土制造业。墨西哥汽车制造业撑起了本国制造业近1/4的产值,保护这个产业,牵一发动全身。更有意思的是经济部长那句实话:“如果不这样做,墨西哥几乎没有能力与中国竞争。” 这句话既是无奈,也透露出不少自知。
但问题总不会停留在表面。美国,这个大家心照不宣的“隐藏玩家”,是在台下拉着墨西哥袖子的那位“导演”。特朗普把关税玩得明明白白,25%、30%的两轮涨价,连个喘气的间隙都不太给墨西哥。墨西哥对美国的顺差有多大?1718亿美元。说冷说热都能直接影响到国民的饭碗。
啼笑皆非的是,墨西哥面对美国敢怒不敢言,面对中国则敢说敢做。中方那句“任何以牺牲中国利益作筹码的,必有反制”,在6月就已经摆在了台面,不过墨西哥看上去更愿意赌一把——赌美国会心软,赌中国不会真动手。
可惜,中国商务部的手腕要比想象中老辣。先是对墨西哥的贸易壁垒启动正式调查,紧接着碧根果反倾销立案,一套流程标准、节奏明快,看似无关痛痒,实则信号十足。就像刑事案现场,你以为那段手机录音没什么,其实警员正是等的这点动静:程序虽冷,每句都是“证据链”。
反观墨西哥,辛鲍姆总统在中方反制后又一改腔调,既强调要磋商,又坚称不会取消关税。说得极其技术流,“我们可以谈,也希望你们能理解我们难处”,但核心意思很简明:钱还是要赚,关系还得处,要赔的只许你赔,不许我陪。这种操作,说白了,很像见惯世事的老中介——一边跟B说A讲了什么好话,一边指望A能给点实惠。
如果像做案推理,这里证据链非常完整。墨西哥提高关税的原因,是因为无力对抗美国压力,而用中国当谈判“人质”,希望美国高抬贵手。但关键在于,这种策略有无胜算?
讲个冷笑话,在案件里最怕的不是嫌疑人不配合,而是他根本没办法反抗。墨西哥手上的筹码和特朗普相比,恐怕连咸鸭蛋都算不上。美国一根指头,足以让墨西哥出口贸易哆嗦三抖。但即便墨西哥把中国端出来作“献礼”,美国真的会心软吗?那就要问特朗普心情了——而众所周知,特朗普的心情向来比天气还难预测。
再递进一步,反观中美贸易战。都说一边谈判一边较劲才能步步让步,毕竟彼此都能让对方喝点苦水,可墨西哥想复制这套玩法,差了一大截底气。中美之间连扳手腕都不忘各自藏一把尖刀,而墨西哥只带了份“请罪状”。发不了威,还想谈判要价,难怪磋商结果常常是“雷声大雨点小”。
当然,不能怪墨西哥太会“找平衡”。现实世界里,没有一家企业会主动割舍两头生意,即使明知自断后路,还是希望鱼和熊掌兼得。我倒是能理解辛鲍姆的“望中方理解”,像极了案发现场嫌疑人那句“这事儿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”。只不过中国这次,显然不像过去那么“讲情面”。
我们这些职业旁观者看久了,有个职业病——总想问一问,如果你是墨西哥,会在美国和中国之间怎么选?你是和最强的对手低头求生,还是和相对友好的伙伴攀谈和解?你愿意赌特朗普哪天突然改脾气,还是赌中国真刀子嘴豆腐心?
说到黑色幽默,贸易壁垒调查也好,反倾销也好,表面都是程序、术语,其实背后全是人情事故。法条之外,剩下的永远是现实压力与“意愿”较量。这让我想起法庭上常见的“认罪认罚”环节——你承认了,程序照走,判罚不会轻。但有些事情认还是不认,结局都难逃失分。
最后,不妨留个问号。在全球供应链高度耦合、各国利益千丝万缕的今天,“两头下注”的策略还能玩多久?下一个“碧根果案件”,又会落到谁头上?市场是冷的,选择却总有人情味。你问我支持谁?其实,我只是想知道,下一颗碧根果,到底会滚向谁的桌上。
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,推动社会和谐发展。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。
卓信宝-股票线上配资平台-配资114查询网-网上配资平台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