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清酣暑雨不缘求,犹似梅黄麦欲秋。
去岁如今禾半死,吾曹遍祷汗交流。
此生未用愠三已,一饱便应哦四休。
花外绿畦深没鹤,来看莫惜下邳侯。
译文、赏析 / 严勇
译文
图片
今夏的雨水,不必刻意祈求,清畅酣足,既像梅雨时节,又像麦秋时节。
去年的夏至,禾苗几乎旱死一半,众人四处祈祷降雨,急得汗水直流。
人生在世,不必为官职的升降而恼怒,只要能饱餐一顿,就该欣然吟诵“四休”的哲理。
花丛之外,绿色的菜畦,被雨水淹没,深可藏鹤,您若来看这雨后美景,就别顾惜弄脏鞋子(像“下邳侯”一样随性)。
注释
图片
清酣:清新酣畅。
愠:恼怒;怨恨。
注释引用:百科赏析
图片
这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夏至节气诗。
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将时序更迭与人生哲思高度融合,以夏至“喜”雨为小切口,通过今昔对比与典故化用,展现节气之美、物候之美、娴静之美、哲思之美,铺陈出超越世俗忧乐的生命态度。
首联以白描手法与颔联形成时空对照:去年“去岁如今禾半死,吾曹遍祷汗交流。”夏至时禾苗枯槁、众人祷雨的焦灼景象,与今年“清酣暑雨不缘求,犹似梅黄麦欲秋。”的顺遂形成张力,这种自然馈赠的不确定性,恰如颈联“三已”典故所隐喻的人生宦海沉浮。“三已”典故,出自《论语》,指多次被罢官,此处代指人生的起伏。诗人借雨水的偶然降临,暗喻对命运起伏的通达认知——既然连天降甘霖都非人力可求,又何必为仕途上的“三已”之变愠怒?这种将自然现象与人生遭际并置的思维,正是宋人“格物致知”哲学在诗歌中的精妙呈现。
颈联中“四休”典故,即“四休居士”的典故,宋代孙昉自号“四休”,主张“粗茶淡饭饱即休,补破遮寒暖即休,三平(衣、食、住)二满(名、位)过即休,不贪不妒老即休。”体现知足常乐的心态。“四休”典故的引入,则将知足常乐的生活智慧推向高潮。
当尾联“花外绿畦深没鹤”的雨后美景在眼前铺展,诗人不再纠结于“三已”之辱,而是以“一饱便应哦四休”的豁达,在粗茶淡饭中寻得生命的本真。夏至之美,已超越景观层面:梅子黄时的雨意与麦秋将至的湿润,构成天地间最和谐的韵律;被雨水淹没的绿畦藏得住白鹤的身影,恰如包容万物的自然能消解人间烦恼。诗人以“下邳侯” 的典故呼唤友人踏雨赏景,实则是在邀请世人挣脱世俗桎梏,像接纳夏雨般坦然接受生命的阴晴圆缺。
在节气与生命的对话中,夏至的物候特征被赋予深刻哲思:白昼最长的夏至既是阳极之始,也暗含阴生之机,这种物极必反的自然规律,与 “四休” 所倡导的“不贪不妒”形成宇宙级呼应。诗人笔下的夏至喜雨,不仅是禾苗复苏的甘露,更是浇灌心灵的智慧之水——当人们在夏雨的润泽中看见鹤影掠过绿畦,便已读懂自然以节气为信笺,写给人类的生命启示:在荣枯之间保持平和,于得失之间懂得知足,此乃夏至时节藏于雷霆雨露间的终极浪漫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卓信宝-股票线上配资平台-配资114查询网-网上配资平台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