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三十余载春秋更迭,他始终扎根急诊救治最前沿,在生死时速的博弈中挽救无数危重患者;以精湛医术为刃,以赤诚担当为盾,用近30年的坚守诠释着“生命至上”的医者誓言。他就是重钢总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罗安忠。
\n领路先行,筑就多层次急救体系
\n
自1994年从重庆医科大学毕业后,罗安忠便一头扎进临床一线。工作近30年,他不仅积淀了扎实的理论功底,更练就了应对急危重症的“火眼金睛”。他擅长心脑血管疾病救治、突发意外伤害处置及各类急危重症抢救,年均主持完成600余例疑难危重患者抢救,成功率超97%。
\n
作为科室“领头雁”,罗安忠牵头构建起集院前急救、急诊救治、急诊病房、急诊ICU于一体的多层次、全方位救治体系。从休克、急性心力衰竭到高血压急症、重症哮喘,从急性胰腺炎、急性颅脑损伤到心脏骤停,数千例危急重症患者在这个体系中得到高效救治,筑牢了医院急危重症救治“前沿阵地”的根基。
\n使命担当,与死神赛跑的“急诊先锋”
\n8月3日下午,重钢总医院120急救电话急促响起,电话那头,63岁的陈爷爷,被一阵前所未有的胸前剧痛压得喘不过气——这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危象,心肌细胞正濒临坏死。
\n“胸痛患者,意识模糊!除颤仪、呼吸机、输液泵立即就位!出发!”罗安忠的声音砸在急诊科的走廊里,没有半分迟疑。
\n抵达现场时,陈爷爷毫无征兆地出现了心脏骤停。罗安忠反应迅速,立即展开心肺复苏,就地体外电除颤,“一次、两次、三次……”电流一次次冲击着陈爷爷的心脏……经过数分钟惊险抢救,陈爷爷心跳成功恢复,转运回院,顺利完成PCI手术。
\n这样的生死救援,在罗安忠的职业生涯中已是常态:在颠簸的车厢里完成气管插管,在狭窄楼道实施心肺复苏……他要求自己和每位团队成员,把每样设备的使用精确到秒,每种药物的剂量计算到毫克。
\n每一次警铃响起,都是一次生命的呼唤;每一次疾驰而出,都是一次与死神的赛跑。“因此,急救工作没有‘差不多’,只有‘零差错’;没有‘等一等’,只有‘快一点’。”罗安忠是这么说的,也是这么带领团队的。他带领团队定期组织模拟抢救演练,从流程衔接、设备使用到药物剂量,每个环节都反复打磨。
\n“急诊科的战场,放弃就是认输,我们绝不能输!”多年来,无论是重大安全事故,还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,罗安忠始终冲锋在前。他曾在区域突发群体伤害事件中,临危不乱精准指挥,带领团队高效分流救治,用专业与担当筑牢县域急救生命防线。“急诊不仅是技术,更是责任与担当。”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,更是刻进骨子里的信念。
\n守医者初心,把急救知识送进百姓家
\n作为科室主任与党员,罗安忠始终以党建引领业务发展,坚决贯彻医院党委决策,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。他常说,医者的担当不仅在医院的抢救室,更在百姓需要的每一个地方。
\n在他带领下,支部党员与科室骨干主动走出医院,深入社区、乡村、学校,开展数十场急救知识科普讲座与义诊活动。从心肺复苏操作技巧到海姆立克急救法,从常见急症识别到意外伤害处理,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实操演示,让“呼救、自救、互救”意识深入人心,为专业急救争取宝贵时间。
\n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。罗安忠先后荣获重庆市卫生健康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,还多次获得院内优秀党务工作者、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。这些荣誉,源于他对医术的精益求精,对患者的赤诚相待,以及对急诊事业的全情投入。
\n从医三十余载,罗安忠带领团队把医者初心融入每一次抢救、每一次科普中,以一袭白衣扛起生命之重,用坚守与担当,为群众筑牢最坚实的急诊生命防线。(资讯)
\n(整理/肖亚平)
卓信宝-股票线上配资平台-配资114查询网-网上配资平台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